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评论》2023年第6期目录

艺术评论杂志 艺术评论杂志
2024-09-04

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3年第6期 总第235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目  录   艺术评论 · 2023年 · 第6期 

专题策划
技术变革时代电影的声音、影像与造型8    技术变革时代电影本性的坚守与诠释——以流媒体平台为核心的思考 
陶 经 叶思成18    个性化的私语言:新媒介形态下影像与声音的创作转向——以短视频作品为例

杨庆生29    媒介变革中戏曲的声音生成与意义指向——从唱片、电影到全媒体

孔培培
艺界时评

41    清明节重观《吉赛尔》遐思——兼评中央芭蕾舞团复排上演的《吉赛尔》

欧建平50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的叙事策略、美学表达、传播密码张利国 

59    被解放的舞台艺术:评文旅戏剧《只有河南》丁明拥


史学与评论
69    相术观照下明清肖像画的形神造型法探析

刘华年 

85    文化意象的形塑、流传与衍变:以“东坡笠屐”为对象的考察

陈琳琳 

101    由民间到内廷——两宋摩睺罗形态演变原因补证

张廷波

114    清代捏像审美取向变迁及成因

周 佳


观察与思考‍‍
125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新话语王龙洋 
138    试论20世纪审美话语路径下审美自律的范式变革陶瑜芹   章 桉


书  评
150    作为批评方法的“长卷与长篇”——评王怀义《〈红楼梦〉文本图像渊源考论》

申丽媛
美术作品

160    孙亿文艺术作品


封面    姚钟华油画《玉龙山下白水河》

封二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

封三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

封底    张学龙陶艺《松林·滩涂》



篇目提要   艺术评论 · 2023年 · 第6期  



专题策划

技术变革时代电影的声音、影像与造型
当下席卷全球的数字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电影的本体观念与美学范式,以及电影的制作、传播与交流方式。新的技术手段、新的媒介形态,促使当代电影已然开始从“光的艺术”向“数字的艺术”转向。并且,这一转向在技术迭代与艺术创造性层面给电影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在视听表达的本体层面极大提升了电影音乐和声音的表现力,以及影像在新的数字媒介中的交互拓展能力。如何应对当下数字技术变革所引发的有关电影创作的各种可能性,如何面对技术与艺术融合作为一种变量对新的艺术观念的形成、对未来电影艺术的发展所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恰恰是当下创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着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学术理念,本期特约三位学者,针对数字技术与媒介变革时代的院线电影、短视频和戏曲电影,分别从影像、媒介、声音和音乐等角度,围绕艺术和技术的融合进行深入探讨。在立足于电影精神本质的基础上,三位学者有关电影新本体论的深入思考及其独特的观察视点,以及富有建设性和启示性的学术观点,对于当代中国电影理论与话语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学术主持:孙承健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技术变革时代电影本性的坚守与诠释——以流媒体平台为核心的思考/陶 经 叶思成

【内容提要】数字化影像与声音科技,从其开发到终端应用,影响包括电影创作者在内的整个行业。在新媒介基础上,新的视听作品类型及观影场景不断出现。但技术与电影本性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创作和研究的核心命题。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最终都要归结于答解“基于电影本性的那种表达和承担”。电影从业者既不能将技术视为电影生产的主导,因为技术背后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人对电影本性的认知和表达,又不能忽视技术对电影内容生产、传播平台、观影体验产生的致变性效应。

【关 键 词】流媒体;平台电影;电影本性;呈现技术;媒介终端;观众

 ▼平台电影的观看场景位置▼


■个性化的私语言:新媒介形态下影像与声音的创作转向——以短视频作品为例/杨庆生

【内容提要】数字媒介时代下,新媒介形态早已成为视听作品创作依托的重要媒介形态。传统视听作品的生产、创作与传播,多由国家或行业内的大型制片、发行和放映机构主控。如今,随着新媒介实现技术和支持平台的成熟以及终端移动设备的普及,新媒介形态已然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之中,使得个体化的小型媒介机构拥有创作、生产、传播视听作品的机会与渠道。视听语言体系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既承袭传统媒介形态的创作方法,又显现新媒介形态下个性化的私语言特点。

【关 键 词】新媒介形态;影像;声音;观念;方法;私语言

 ▼某品牌广告 :“让每一码都有价值”▼


■媒介变革中戏曲的声音生成与意义指向——从唱片、电影到全媒体/孔培培

【内容提要】媒介在戏曲艺术的现代性转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与价值尤其值得关注。戏曲艺术的诸多本体要素,如声音呈现、舞美服饰、表演策略等,在媒介变革中产生了一系列有别于剧场艺术的形式改变与意义差别。伴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变革,特别是在唱片、电影以及全媒体等媒介技术的作用下,传统的剧场式戏曲声音所发生的形态改变,以及在社会、历史与意识形态等泛文本语境下,戏曲声音的艺术表达与美学观念的深层变革都值得关注和探讨。

【关 键 词】戏曲唱片;戏曲电影;全媒体;声音形态;艺术观念
▼梅兰芳灌制唱片《霸王别姬》▼



艺界时评

■清明节重观《吉赛尔》遐思——兼评中央芭蕾舞团复排上演的《吉赛尔》/欧建平
【内容提要】1841年,《吉赛尔》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以来,不仅被公认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巅峰之作,而且一直是各国芭蕾舞团的看家剧目,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芭蕾巨星。该团 1998年的来京公演,让中国观众领略了这部经典舞剧的魅力所在,进而为我国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出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本。在清明节观看这部题材具有某种重合性的爱情悲剧,引发了丰富多元的回忆与思考。

【关 键 词】清明节;《吉赛尔》;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

▼《吉赛尔》1841 年首演的海报▼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的叙事策略、美学表达、传播密码/张利国
【内容提要】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聚焦全国各大美术馆的馆藏经典作品,以数字技术助力艺术表达,深入提炼作品的文化标识、审美价值、时代意义,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艺术之美,见证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从叙事策略、美学表达与传播密码三个方面对该纪录片进行分析,可以启发当下,推出更多以数字技术为解析手段,以电视、新媒体为传播载体的优秀作品,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价值与鲜明特质。

【关 键 词】《美术里的中国》;叙事逻辑;人民至上;自信自强;数字技术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海报▼


■被解放的舞台艺术:评文旅戏剧《只有河南》/丁明拥

【内容提要】王潮歌在“印象”“又见”两个系列实景演出取得成功后,转场室内舞台剧,执导《只有河南》项目,在一座有21个形态各异剧场的“戏剧幻城”里演绎河南人的故事。演出吸引了上百万观众前往观看,形成一种独特的文旅景观。《只有河南》在艺术上打破了舞台对剧本的限制,时空对剧情的限制,剧场对观众的限制。在被解放的舞台上,呈现出一派全然不同于以往的艺术样式。

【关 键 词】《只有河南》;王潮歌;文旅戏剧;剧场舞台

▼《只有河南》中《文明之光》激光投影秀《千里江山图》
(图片来源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微信公众号)▼



史学与评论

■相术观照下明清肖像画的形神造型法探析/刘华年
【内容提要】相术在明清坊间极为普及,并被肖像画家用作观人之法,以求人物刻画之形神具备。画家大抵从骨相、皮相二者察人的外在形貌,又据形貌揣度人之心相。骨相决定人物的基本形态,为先天因素,不易改变;皮相为皮肉须发五官之肉表,会随着岁月、环境、心态的改变而改变;人物的形貌取决于骨相和皮相,而心相又是两者之外现。相术理论的指导使得这一时期的肖像画水平居于较高水准,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相术理论也导致了人物造型的程式化。所以明清肖像画出现了有趣现象,既存在程式化,但又达到了高度的神似。由此,可以分析明清画家在肖像创作中对相术的运用,找出其中的规律,对当下写生和创作提供启发。

【关 键 词】相术;明清肖像画;造型方法

▼曾鲸《张卿子像》(局部)绢本设色  111.4cm×36.2cm  明  浙江省博物馆藏▼


■文化意象的形塑、流传与衍变:以“东坡笠屐”为对象的考察/陈琳琳

【内容提要】作为苏轼最为经典的形象之一,“东坡笠屐”在本土生成后较早传入日本,不仅在五山禅林广为流传,还颇受日本画家的青睐,被频繁图入画卷。对比中国本土的形塑历程,进入日本文学与绘画的“东坡笠屐”发生了改写、变异与误读等一系列现象。对苏轼戴笠的形象解读,五山禅僧的题咏具有禅意化的倾向,意在凸显“坡仙风流”的精神内涵;日本画家则引入幽玄静寂的风雪画境,在戴笠的基础上交叠“骑驴”等具有象征性的视觉意象,试图拓展“东坡笠屐”在地诠释的空间,借以传达对中国文人典范的认同。以“东坡笠屐”为例,亦可探索与总结东亚文化意象的生成衍变规律,重新审视苏轼这一文化典范在东亚汉文化圈的流播与影响。

【关 键 词】“东坡笠屐”;苏轼形象;日本五山禅僧;东亚文化意象

▼佚名《东坡笠屐图》纸本水墨 108.7cm×33.5cm  日本室町时期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由民间到内廷——两宋摩睺罗形态演变原因补证/张廷波

【内容提要】摩睺罗作为原本流行于民间的美术形象,在由北宋进入南宋后,受到皇室内廷的追捧。不仅如此,进入南宋后,其形象出现了制作材质从朴素转向贵重,形态样式从艳丽转向奢华,流行趋势从民间转至内廷的史学转捩。表面看来,这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民间艺术形象之史学形态演变。然而,当联系两宋历史背景与社会情境,并结合特定历史语境下宋代皇室内部所面临的子嗣困境考察摩睺罗之形态变迁时,就会发现一个看似简单的民间艺术形象背后可能隐含着为我们所忽略的重要史学信息。

【关 键 词】两宋;摩睺罗;形态演变;原因补证

▼金质摩睺罗 长2cm  重6g  南宋 衢州博物馆藏▼


■清代捏像审美取向变迁及成因/周  佳

【内容提要】捏像,即对照真人捏塑写实的小像,是中国泥塑艺术史上一个独特的分支,在清代声名鹊起。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捏像的关注度不高,且大多局限于对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的捏像进行论述,并未对其整体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以苏州、广州、天津、无锡四个重要捏像产地和流派为实例,梳理其发展、兴盛的历程,可以从艺术风格、题材、创作群体的演变等方面发现清代捏像审美取向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成因。

【关 键 词】清代;捏像;流派;审美取向;变迁
▼《克龙王子克里斯丁号船员坐像》广州外销捏像 
高30cm至40cm  1731  丹麦国家海事博物馆藏▼



观察与思考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新话语/王龙洋
【内容提要】2010年来的非虚构写作以还原原生态的事实真相为价值诉求,这是因为写作者们怀疑文学传递经验的真实性。非虚构写作以作者作为文本中人物进入生活现场的方式为获取真相的途径。进入现场的作者,抛开所有的先在经验,直接观察事实,并将其原生态展示出来,这是作者现场即时性观察感受到的事实。作者作为真实的人物进入文本,使得文本出现了两个作者,一个是作为人物的作者,一个是作为记录者的作者。作者视角的人物化导致各个人物都成了叙述的主体,有了自己的声音。而作为记录者的作者在故事之外,既保持了人物声音的独立,又使得各个部分发生关联。这样既克服了现代小说过于个人化叙事的倾向,又克服了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忽视个性的弊端。21世纪非虚构文学的价值在于,它在寻找一种新的文学话语方式。从目前的创作成绩来看,非虚构写作总体的文学审美价值不高,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新的话语方式的建立,这方面会有提升。

【关 键 词】非虚构;作者在场;经验;真实性;话语方式


试论20世纪审美话语路径下审美自律的范式变革/陶瑜芹   
【内容提要】中国美学思潮历经不同审美文化时代,具有不同主流范式的审美话语谱系。审美自律的概念内涵从单一的感觉经验层面走向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本体场域。学科分化、知识独立是“启蒙”式审美自律形成的力量源泉,主体性的确认和归位成为“启蒙”式的经验写照,“对话”式的审美自律逐步显现。精英文化的退场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占据审美文化主流的态势显著,审美自律呈现“反思”范式。审美自律与审美意识形态的相互延展为激发其理论生机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让审美自律与伦理价值同步实现对社会功能和美学功能的释放。
【关 键 词】审美自律;审美话语;审美意识形态;范式


书  评

■作为批评方法的“长卷与长篇”——评王怀义《〈红楼梦〉文本图像渊源考论》/申丽媛
【内容提要】《〈红楼梦〉文本图像渊源考论》一书是《红楼梦》研究和文学图像学研究的新成果。作者将“长卷与长篇”作为批评方法,通过对《红楼梦》文本提到的《汉宫春晓图》等绘画作品进行图像志分析,发掘图像对《红楼梦》文本生成的重要影响,概括了《红楼梦》文本意义生成的内在机制。作者还通过对《红楼梦》文本诗画分界问题的重新探讨,推进了文图关系理论的建设,并在对明清小说、戏曲生成之图像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视性文本”的新理论,体现出这一批评方法所具有的广泛适用性和操作性。这一批评方法既深化了我们对《红楼梦》得以形成的艺术渊源的研究,也更新了摹仿美学的理论内涵,是图像学视域下《红楼梦》乃至中国叙事文学研究的新方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学理价值。

【关 键 词】《红楼梦》;文学图像学;可视性文本;叙事文学

▼《〈红楼梦〉文本图像渊源考论》 王怀义著▼


封二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


封三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


封底 

张学龙陶艺《松林·滩涂》


延伸阅读

《艺术评论》2023年第3期目录

《艺术评论》2023年第4期目录

《艺术评论》2023年第5期目录


新媒体编辑:赵金领

审核:裴旖旎

终审:王瑜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术评论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